相信各位同學(xué)在日語N1考試中應(yīng)該遇到不少日語成語相關(guān)的內(nèi)容吧!那么在平常的日語等級考試中,你都是如何應(yīng)對這一類的題目呢?我們又該如何復(fù)習(xí)備考這一類的日語呢?先來看一下在日語N1考試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高頻日語成語吧!
1、気が多い(きがおおい):用情不專
表示對某事不能一心一意。可譯作用心不專。在表示男女感情上可譯作用情不專,腳踏兩只船等。
2、青菜に塩(あおなにしお):垂頭喪氣
原義指水靈靈的新鮮蔬菜被撒上了鹽后,一下子就變蔫了。比喻由于某種事情沒有做好而變得意氣消沉、沮喪的樣子。漢語為垂頭喪氣、無精打采、心灰意冷、沮喪等。另外,俗語像霜打的茄子與其意思相近。
3、揚げ足を取る(あげあしをとる):吹毛求疵
原義是指趁對方抬腿就立即將其撲倒。引申指拿別人細微過錯的言行進行挖苦、諷刺。漢語可譯作吹毛求疵、抓小辮子、抓話把兒等。
4、穴があったら入りたい(あながあったらはいりたい):無地自容
是用來比喻人羞愧難當(dāng)時的窘態(tài)。漢語為無地自容,恨不能鉆進地縫兒里。
5、石橋を叩いて渡る(いしばしをたたいてわたる):謹小慎微
原義為石頭橋也要敲著過。引申指萬分謹慎,小心從事。漢語可譯作謹慎小心,小心翼翼,謹小慎微,摸著石頭過河等。
6、芋を洗う(いもをあらう):擁擠不堪
是形容人聚集很多,相當(dāng)于漢語的像煮餃子似的。中日這兩個慣用句都很形象,但因中日文化背景不同,所以表達方式不同。日本人平日常食用的芋剝皮后手碰到很癢,所以常把很多剝了皮的山芋放在小筐或桶里沖洗,由此而得這一形象的表達方式。
7、板につく(いたにつく):得心應(yīng)手
是指演員的演技與舞臺相和諧之意,引申表示動作,態(tài)度等與其地位,職業(yè)相符,相吻合之意。漢語沒有與之對應(yīng)的詞,根據(jù)場合不同可分別譯作(演員)演技嫻熟,(火候)恰如其分,(工作)得心應(yīng)手,合適,得當(dāng)?shù)取?/p>
8、犬の遠吠え(いぬのとおぼえ):虛張聲勢
與中國的俗語好狗不叫,叫狗不兇同源,原義為狗在遠處吠。意為背地逞英雄,背后耍威風(fēng),常用于比喻膽小鬼在背后逞兇或說別人壞話??勺g為門后耍槍,虛張聲勢等。
9、腕を揮う(うでをふるう):大顯身手
腕是手腕,臂膀的意思,引申為本領(lǐng),能力等。是指掌握的本領(lǐng)或技術(shù)能夠運用自如,充分地發(fā)揮出來。漢語為大顯身手,施展才能,大展才華等。
10、亀の甲より年の功(かめのこうよりとしのこう):姜還是老的辣
表示對老年人的豐富經(jīng)驗的尊敬。漢語可譯作姜還是老的辣,一歲年紀一歲人等等。
看完這些日語成語以后,是不是有中文很熟悉,日語卻很難的感覺!這主要和我們平時的積累有關(guān)系,像這一類的日語等級考試(尤其是日語N1考試)中常見知識點,我們沒有太多的學(xué)習(xí)技巧在里面,就是需要我們多記憶,多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