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只能在大阪品嘗一種美食,那一定是章魚燒。章魚燒又稱章魚小丸子。
章魚燒起源于日本大阪,原名“タコ焼き(蛸焼)”。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大正時代。創(chuàng)始人是日本著名美食家遠(yuǎn)藤留吉先生。
它具有皮脆肉嫩、味道鮮美、價格低廉的特點,已成為日本著名的國粹小吃。章魚燒后來在東南亞各地流行起來,成為該地區(qū)的新興食品之一。章魚丸的主要成分是章魚、章魚燒粉、柴魚片、海藻等。
大阪人太喜歡章魚燒了。
有人說在大阪,做章魚燒的鐵板是嫁妝中的一種。這可不是純粹的笑話。
在大阪,每個家庭至少有一個章魚燒器,這是一道具有地方特色的家常菜。
章魚燒的方法是在面粉中加入湯和調(diào)味料,然后將小章魚、碎姜、碎蔥等配料混合在一起,最后煎成丸子。
正宗的日本大阪章魚外酥內(nèi)滑,金黃細(xì)膩,咬在一起,各種味道混合在一起,贊不絕口。
價格也不貴,300日元一盒6個,最便宜的地方甚至300日元12個。
在大阪的街道上,章魚店隨處可見。
小伙伴們不妨猜猜看日本最大的章魚燒商店有多大?你一定想不到,最大的章魚燒店也沒超過2平方米。
然而,就是像街角這樣的章魚店,每天都要排起長隊,生意興隆。
為了確保新鮮度廚師們從來都是現(xiàn)做現(xiàn)賣:面粉、湯和調(diào)味料、小章魚、碎姜、蔥和其他成分混合在一起,煎成球。
大阪人有多喜歡章魚燒呢?大阪人民甚至專門為它建了一個博物館。
大阪人最喜歡的另一種大阪燒類似于章魚燒。將面汁和卷心菜混合在小麥粉中,烘烤后食用。
如今,每家店都在追求更好的味道,這就孕育了各種特色的大阪燒:如面汁的原料,有干魚和海帶湯底,或豬骨和雞骨作為湯底。
大阪燒的味道取決于醬料。許多商家都會定制專屬的醬料,所以大阪燒的味道因商店而異,因而其又被稱為“御喜燒 お好み焼き”。據(jù)說幾乎每個大阪人都有一塊特殊的鐵板來烤大阪。
章魚燒博物館
在這里除了能品嘗章魚燒,還展示和介紹章魚燒的歷史、來源和各種用具。
這里聚集了五家著名的流行章魚燒烤店,包括美國村的甲賀流和十八番,采用開放式廚房,食客可以觀看大師燒章魚的技術(shù)。
博物館還有手信(日語中紀(jì)念品的意思)專賣區(qū)和仿祭祀風(fēng)格的嘉年華區(qū)。
品嘗美食后,你也可以玩得開心,滿足你吃喝玩樂的欲望。
博物館里的章魚燒紀(jì)念品會讓你大吃一驚,不僅有各種章魚燒的烹飪設(shè)備,還有速凍章魚燒,甚至章魚燒巧克力。
這些紀(jì)念品也非常有意思。比如用竹簽燒章魚的蜘蛛俠,坐在章魚燒木船上的多拉a夢等等。
以上就是今天關(guān)于這種在日本風(fēng)靡大街小巷的美食——章魚燒的簡單介紹了。小伙伴們還知道哪些日本的美食呢?歡迎加入東經(jīng)日語和我們一起交流分享呀。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