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學日語累了的時候,都會找一些日本文化典故,日語歌曲等來放松自己并讓自己保持在一個良好的日語環(huán)境下!前兩天在看日本民間童話姑蘇的時候,看到一篇名為“舌切雀”的故事,覺得很有趣就拿來分享給大家!
大家在網(wǎng)上搜索《舌切雀》的時候,可能會出現(xiàn)很多版本,小編也是找了幾個版本之后詢問蘇州日語班的外教老師才知道哪個是最正確的!
《舌切雀》故事大意
很久以前,有一對老夫婦,老爺爺經(jīng)常給前來玩耍的小麻雀食物吃,可是老奶奶卻很不高興。有一天老爺爺有事外出,老奶奶煮了一鍋準備用來漿衣服用的漿糊被麻雀給吃了。老奶奶很生氣,并拿起剪刀把麻雀的舌頭給剪了,被剪了舌頭的小麻雀接著逃回了山上的家里。
老爺爺知道了之后,很擔心麻雀,就去尋找麻雀的家。后來被一只麻雀帶路,來到麻雀的家。受傷的麻雀熱情地招待了老爺爺。當老爺爺正想要離開的時候,麻雀們準備了禮物要送給老爺爺,一個大葛籠和一個小葛籠。而老爺爺選擇了小葛籠,并把它帶了回家?;氐郊遥蜷_小葛籠一看,里面裝著的是滿滿的金銀財寶。知道事情緣由后的老奶奶心生貪念,也去了麻雀的家,最后選了帶大葛籠回家。麻雀提醒她回到家之前不能打開來看,老奶奶允諾了,便動身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老奶奶終究抵御不住誘惑,把大葛籠打開了,沒想到里面出現(xiàn)妖怪、蟲、蜥蜴、蜜蜂、青蛙、蛇等令人覺得惡心的東西,讓老奶奶被嚇得跌倒了地上,不久就過世了(還有一種說法是老奶奶被大葛籠里的妖怪給吃了。)
這則《斷舌的麻雀》,是在近代以來就通過話本等形式得到普及的著名傳說之一。與此同時,還有其他版本以口頭形式在民間流傳。例如,《折了腰的麻雀》講的是一只折了腰的麻雀,在獲救后獻出了能夠流出大米的寶葫蘆。此外,還有類似于《瓜子姑娘》的版本,講的是從河里漂來的瓜里邊生出了一只小麻雀。不過,后面的趕牛人、趕馬人,以及麻雀的織布歌等各個版本基本相同。講起來倒有幾分音樂的節(jié)奏美。
《舌切雀》是日本的一則民間流傳的童話故事,故事告誡我們做人要善良,而且不能貪心,不然會遭報應(yīng)。如果同學們有興趣,不妨去一些日文網(wǎng)站找一些相關(guān)的日文資料,然后讓自己嘗試著去理解。